新華社天津11月7日電(記者白佳麗) 冬季臨近,京津地區最大的自然濕地——天津市寧河區七里海濕地迎來了“候鳥季”。其中,珍稀鳥類東方白鸛,日觀測量明顯多于往年同期。
七里海濕地迎來“候鳥季”。(受訪者供圖)
七里海濕地是全球八大候鳥遷徙通道之一的東亞至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樞紐,也是眾多珍稀水鳥的棲息繁殖地,每年有超過百萬只候鳥遷徙過境。近期,七里海濕地自然保護區管委會巡查巡護人員觀察到,此次遷徙高峰中,數萬只白琵鷺、反嘴鷸、黑尾塍鷸等“老朋友”如約而至,東方白鸛、白枕鶴、灰鶴、黑鸛等珍稀鳥類數量眾多。目前,東方白鸛日觀測量達到300多只、大雁4000多只、白天鵝200多只。
大批候鳥在七里?!爸修D”。(受訪者供圖)
七里海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主任田秀靜介紹,近年來,七里海濕地自然保護區加大濕地生態修復力度,采取新建、改造鳥島,營造淺灘等方式,改善生態環境,保持生物多樣性,豐富的魚蝦、水生植物等本地生物種類給候鳥遷徙停留補給提供了豐足的條件。到鳥類遷徙季節,還會加大巡護頻次,為鳥類遷徙提供安全保證。
除了保護濕地本身環境外,作為七里海濕地所在地,寧河區持續深化工業源、移動源等污染治理,劣V類水體全部清零,環境質量顯著提升。近年來,寧河區還在七里海濕地保護范圍以外,大力推行稻蟹混養等生態種植養殖模式。
“作為京津地區重要的‘候鳥驛站’,我們會通過調節濕地水深、加大巡護力度等方式,繼續為候鳥‘中轉’做好細致工作?!碧镄沆o說。